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中国餐饮业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要向国际餐饮界学习先进且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积极应用和扩展信息化、产业链一体化联动、品牌连锁经营、资产证券化等先进的商业模式,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餐饮业迅猛发展,2011年的销售总额已突破2万亿元。商务部预计,2015年,我国的餐饮业销售总额将达到3.7万亿元。面对中国餐饮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把握商机,谋划行业发展的未来之路,成为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前不久,在京交会“中国餐饮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人士围绕着中国餐饮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提升中餐核心竞争力两大议题进行了讨论。此研讨会由中国烹饪协会会同四川省商务厅、山东省商务厅、江苏省商务厅、广东省顺德区文体旅游局联合主办,主题为“合作·发展·共赢,为中国餐饮产业成长助力”,来自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驻华使馆代表、国内外行业协会、餐饮公司经营者近百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为中国餐饮国际化发展之路建言献策。
东西融合与世界接轨
中国餐饮业近年加快了国际化进程,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餐饮品牌走进了中国。餐饮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居住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众多利好因素的推动下,传统餐饮服务业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在推动经济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国际餐饮公司在中国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从餐饮文化的交流,还是从公司发展的角度,国内外餐饮业的同行都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餐饮业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餐饮文化既是一种民族文化,也是一种属于全世界的财富。“中国餐饮业近几年来零售额已经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无论是对财政、税收,还是对骋顿笔、就业的贡献,都是巨大的。预计2015年中国的餐饮销售总额将达到3.7万亿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中国第叁产业支柱之一的餐饮业所取得的成绩,它的发展潜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将继续保持这种态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中国餐饮市场的发展壮大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餐饮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同时也吸引了大批国际餐饮公司,来华合作,中国餐饮公司也在进军国际市场的进程中不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中国餐饮业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更要向国际餐饮界同仁们学习先进高效的管理经营模式,要积极应用和扩展信息化、产业链一体化联动、品牌连锁经营、资产证券化等先进的商业模式,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苏秋成表示:“中国餐饮产业要以全球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创新的意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交流新思想、探索新模式,迅速由传统式、粗放式、模糊式和经验式经营,向精细化、流程化、连锁规模化经营转型,努力打造中国餐饮特色品牌,提高中国餐饮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大瓶颈亟待突破
有人说,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中餐馆。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一份为“世界眼中的中国”调查显示,中餐仅次于长城和功夫,成为中国的象征。但放眼海外中餐业,闯出大名堂的中餐公司凤毛麟角。在法国数以千计的中餐馆中,名列榜单的高档中餐馆只有两家。
对此,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餐饮协会会长张海涛指出,中国餐饮走向世界尚存在四大瓶颈:
一是原材料出口渠道不顺畅带来的困难。
中餐对原料的使用十分讲究,调味料很复杂,令外国人眼花缭乱。目前许多原料出口受限,比如川用的辣椒、全聚德的鸭子等,而当地的材料品质又不符合条件。
二是海外管理技术人才短缺。绝大部分餐饮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厨师的文化水平大多为
初中、高中程度。出国人员要么懂技术不懂外语,要么懂外语不懂技术,与当地有关部门的语言沟通不畅,影响日常的管理和经营。
叁是海外中餐经营大多是单打独斗,大多数经营业态都是维持在小餐馆的规模。
四是中餐公司因产物安全面临品牌的风险,地沟油、工业明胶等一系列食品事件的曝光,让大家对中餐产生很多的怀疑。产物安全问题已成为中餐公司运营的风险之一,一些餐饮公司的食品安全事故,在被媒体曝光后,公司品牌形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目前餐饮公司面临的产物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养殖业、种植业的源头污染、公司采用非正规进货途径购入原材料导致的食品卫生问题,新工艺、新材料(特别是食品加工添加剂)的使用,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及隐患桎梏着中国餐饮走向世界的步伐,而要打破瓶颈,除了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之外,餐饮公司的自律尤为关键。